网站首页 > 家电科技> 文章内容

做1000台手术不如发一篇论文这样的评判标准不可取

※发布时间:2017-8-8 12:45: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医生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要做1000台手术和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现象。当前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单一,论文在基金申请、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等方面占据很大比重。这种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所出的弊端越来越多,已经不能不满足当前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引入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研评价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科研评价指标:根据SCI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对教师的科研进行量化考核,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能优先或破格得到晋升。在当时大变革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利大于弊的。一方面,当时科研评价中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大量人情等主观因素,SCI因其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迅速得到国内学术界认可;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某些专业领域的专家较少且因错综复杂的认识关系与利益关系,导致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在国内实行并不现实。此后,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衡量科研的指挥棒,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也确实因此得到了较大提升。

  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力快速发展,“唯论文”科研评价标准的弊端开始不断。一是论文作为评判科研能力的主要指标,与基金申请、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等紧密挂钩,导致部分老师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往往会忽视自己的教学任务。甚至在某些老师看来教学只是科研之外的“副业”,然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水平的高低;二是“唯论文”的评价标准给应用型专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一味让科研人员去追求发表SCI论文,一方面会使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和晋升的机会。受此标准影响,一些科研人员不愿做周期长、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课题,而是专挑容易出论文的短平快课题。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科研工作不深入,产生质量不高的“垃圾论文”,难以界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李连达院士曾说:现在有的医院过度强调科研,导致出现一些临床水平不高甚至不会治病的医学博士和专家。三是论文“一刀切”导向的评价体系会导致科基础学科科研人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因为发表论文比较困难,一些应用类研究的科研人才转而做基础研究,导致一些重要学科领域人才流失严重。而基础性学科因为科研周期“短、平、快”出快、文易,引来大批“转行”人才,导致出现科研人才“通货膨胀”现象。然而,发表论文质量低、缺乏创新性、没有实际意义已成为大多数盲目“转行者”的硬伤。

  科研人员需要一个宽松的,让他们潜心做科研,乐于在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课题上下功夫;而不是盲目追求“短平快”无实际意义、无创新性的低质量论文。当科研人员为科学和培养人才而努力,而不是为文章点数而努力的时候,中国科学发展才更有希望。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