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电器回收> 文章内容

昆山供电刘昆堂:“老兵”新家风

※发布时间:2020-5-7 14:21: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回家的路家风或是一种日常坚守,家训或是一种以身作则。“老兵”刘昆堂在岗尽心履职,退休热心公益,既续好作风,又传好家风

  “老兵”并不老。今年“9 .3”前夕,中央、国务院、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和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老兵”的姑父——一位组织过山东日照、参加过八军的将军,“老兵”的父亲——一位抗日老战士、扎根昆山的南下干部,同时受勋。

  “老兵”退役四十年、从供电检修岗位上退休一年整。他既没退、也没休,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友,虽没有军衔,但他所在的义工联有7900之众,他的手机微信有二十多个群,通过网络群平台联络和关注他的“群众”逾万,人们通过他关注着昆山的慈善和志愿服务事业。

  “老兵”真正走进同事们的视野,是在他儿子的婚礼上。2011年9月3日,一个被“老兵”认为是巧合的日子,在昆山开发区供电所安全员岗位上任职的一名供电人,举办结婚典礼,应邀而来的亲友、同事,济济一堂,许多人是不远千里赶来的“老兵”的长辈。

  “老兵”即席致辞答谢,寄语一对新人:“一要体勤,二要不贪,三要不懒;人在做,天在看——做事,当须问心无愧”。这样的婚礼致辞,让许多熟悉他的同事亲友,耳目一新。

  但是,“老兵”的故事,熟识他的不同的同事,看到的都或只是一个不同的侧面。甚至,没有人把他——一个国网昆山市供电公的普通职工,与成千上万当地志愿者熟悉的 “老兵”,联系在一起。

  退役四十年,在昆山市供电公司检修岗上的工作了三十余载,“老兵”的工作主要与电力检修、电测仪器仪表打交道,电网和用电客户设施的电压、电能质量安全检测,一度涉及二十余种仪表。三十多年的岗位、从不间断的读书学习,让“老兵”持有工程师和技师两项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后他曾先后在职工夜校、南京电校和昆山电大读书。少出差错、不出事故,没有“故事”,是“老兵”的追求和颇为自豪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国家电网安全监测技术实现了性升级换代,这让“老兵”生出过丝丝落寞。2010年8月,在“老兵”年届57周岁时,岗位人已然成熟履职,他开始逐步“交差”。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并专注于“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社会推广。2014年8月17日,在他正式退休的前的前一天,“老兵”完成了在城北胜利小学“电力送安全”的课堂教学。

  “老兵”所在单位的工会干部,记录了这两个生活和工作的片段。于是就有了“老兵”第二次走进同事们的视野:2015年8月,“老兵”所在单位党委,开展了一项“寻访供电人的家风家训”活动,工会和纪委领导慰问走访进了他的。上孝年逾耄耋的双亲,下教同为供电员工的下一辈——“老兵”的故事,才随着记者的探访一点点浮出水面。

  “9 .3”前夕,他从一个紧张的合唱排练中,抽身出来,领受中央、国务院、向他父亲颁授的纪念章,按要求及时送到了父亲的手上、为父亲挂到胸间。

  “9 .3”当天,苏州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群众歌会,在阳澄湖畔沙家浜,“老兵”一身戎装扮相,与上千演职人员一起,合唱《军民鱼水情》、《同唱中国梦》……

  9月4日,他召集儿媳和牙牙学语的小孙子,向小辈们展示这枚编号为2015101819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讲述纪念章背后他的“大家庭”发生的往事。

  9月5日上午,他处理了义工联的一些事务,与远在河南的一位义工联通了一次电话,又与安徽金寨县的一名学子作了电话沟通。下午,“老兵”与爱人一起赶到托老所,把纪念章送还寄居在这里的九十五岁的父亲,陪伴年迈的双亲一起观看录播的主题群众歌会……

  在昆山市义工联2007年4月建立的名录簿上,“老兵”的编号是KYG0068,一直延续至今。

  昆山义工联录里的第一位,编号KYG0012。11位发起人在当初的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不设“1号”的,作为淡泊名利的宣示,加入这个公益组织不论身份、不分先后。在这个名录册上,社会上有人趋之若鹜的所谓吉祥号、幸运号,甚至也被“老兵”和他的同伴们摒弃了。

  这是一个洋溢着青春与热情的公益团体。2007年4月22日,昆山市首届市民徒步大会隆重举行,数以万计的市民参加到自城区至阳澄湖畔的徒步活动中,活动的安全保障、意外救护、沿途服务工作,首次由志愿者承担。这也是昆山义工联首次承担委派的任务。

  此后,这个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跃于市民徒步、骑行、国际体育赛事等十余项大型群众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活跃于两岸灯会、“春运”车站疏导引导、台风抢险救灾、国际商贸文化交流等各项盛事,昆山市四届公益创投项目义工联均有团队入围。2014年8月2日,中荣爆燃事故发生后,数以千计的义工联志愿者,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夜以继日地坚守在缮后交通接送、现场安全守护、亲属心理抚慰、来员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中,成为事故和谐缮后的中流砥柱。

  年及花甲的“老兵”,始终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除了抚慰伤者亲属,按照统一部署值守在缮后现场,他还两赴苏州和昆山的殡仪馆,陪伴遇难者亲属一起送别遇难者,再把遇难者亲属平安地送上返乡的汽车、火车……

  “老兵”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记不清始于何时。他利用休息日随同“希望老人”周火生义卖过图书,数十次向“希望工程”捐款捐物。他七赴安徽老区探访和帮助这里的贫困学子,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募款募书。

  至今,“老兵”一家人仍在资助4名安徽金寨的贫困学生。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二(1)班一名叫晏洋的孩子,刚刚获得当地的资助项目,就致电“老兵”,主动谢绝他们给予的个人资助。这让“老兵”深感欣慰。

  “老兵”是昆山义工联“青苗助学”的发起人,这个希望工程不是向受助人提供经济资助,而是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启迪和课程。这一助学模式后来被纳入昆山义工联的日常工作。义工联庞大的人才资源,为这项爱心工程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作为昆山市供电公司的一名公益志愿者,除了在义工联担任领导和培训工作,“老兵”还曾是学校“妈妈故事会”的志愿者、昆山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的组织者、电力事故救生培训志愿者……一位外地来昆打工的妇女,在公交车上突发癫痫晕倒,有急救经验的“老兵”,没有犹豫,他把病患者一安全地护送到了医院急救。联系到了病患者的母亲,他才悄然离开,默默无闻。

  在昆山义工联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的组员中,“老兵”是年龄最之一、也是唯一没有获得任何表彰或荣誉的。他推辞了所有励或荣誉的荐评机会,理由只有一条——“没有鼓励,也会”。因着“老兵”传递的这份,义工联“一处”的众多年轻人,如果不是调离昆山或因故返乡,都在克服种种困难而心无旁骛地坚守。

  “老兵”一家四代同堂,都是昆山户籍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南下干部,九十五岁高龄仍耳聪目明。虽祖籍山东,但这个“大家庭”中自他的祖父以下,十几位均参加远离山东,扎根异乡。其中,有党政机关高级领导干部,有部队院校正军级将军、教授。

  “老兵”没有军衔,但是,他所在的义工联有志愿者同仁7900余众,通过网络群平台联络和关注他的“群众”逾万。“老兵”是十几个微信群的活跃“群友”,这些群包括昆山义工联敬老群、周火生希望工程交流群、昆山助老服务社群、昆山环保服务社群、大家庭群……每天都有当地和遍及乃至国外的“群众”,通过群平台联络他、关注他,也通过他关注着昆山的志愿服务事务和慈善爱心事业。

  昆山义工联,对于数以千计远离家乡打工昆山、创业昆山的外来建设者,是港湾、是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孤寂落寞时会感受到人际的温暖,百无聊赖时投身慈善服务会实现情操……。

  在这个许多人或许对面不相识的大家庭中,有律师、教师、记者等“白领”,更多的是操作工、技工、服务员等“蓝领”。年轻是这个团体的典型“标签”。他们有人虽自称“老罗”“老树”“老夫子”,但是像“老兵”这样年逾花甲之人并不多。“老兵”曾经统计过这个组织的构成,编号100名内的中,只有区区十几名户籍昆山人;编号500名内的中,非户籍的新昆山人占了八成多;编号5000名内的非户籍新昆山人占了六七成。他很欣慰地看到,目前超过7900名注册义工中,户籍昆山人越来越多,并不年轻的昆山人也越来越多。

  “老兵”希望,在这昆山座城市,包容与和谐融合的城市得到应有实现,义工联这个组织应当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义工联的第二任秘书长,“老兵”接替的是这个组织的主要发起人“老树”移交来的重任。“老树”真名杨生树,昆山四海电子的一名员工,2008年9月调任四海杭州公司,杭州公司因故关闭后,“老树”回了他的家乡福建,开办了一个山村养猪场。怀念,是这个团队中曾经的,对于昆山这个“第二故乡”共同的情愫。这个团队曾经的志愿服务经历,在他们的鲜血里流淌着责任担当,还流淌着一份永久的关切!

  编号KYG0031的刘雪梅,祖籍河南,一位曾经辗转深圳和昆山两座城市的打工妹,2006年来到昆山,2007年4月成为昆山义工联首批。这位质朴厚道的河南村妹子,工作之余,在义工联做过所有志愿服务工种。2010年的春节前夕,刘雪梅返回河南老家,“老兵”代表义工联,在火车站泪别了这位年轻的“老义工”。刘雪梅后来结婚成家,成为一对龙凤胎的母亲。但是,在义工联的微信群中,这位“老义工”每天关注“第二故乡”的这个“大家庭”的点点滴滴。看到“老兵”家的“老兵”身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图片,刘雪梅留言表达景仰和祝贺。

  在有生之年去探望那些曾经的“老义工”,帮助这些曾经无偿帮助过他人的人,是“老兵”和他的家人的一个愿望。2015年9月5日,“老兵”电话刘雪梅,宽慰这个远在河南家乡、却怀着别样乡愁的年轻人:“带好孩子。我们一定会向你了上一个心愿的!”

  “老兵”叫刘昆堂,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检修岗位上的一位普通退休职工、供电公司员服务队的一名编外。他是昆山义工联、慈济会昆山环保志愿者;他是昆山琼花艺术团、慧聚两岸合唱团队员,还是环保服务社和敬老、助老服务社志愿者。家风或是一种日常坚守,家训或是一种以身作则,“老兵”在岗尽心履职,退休热心公益,在家孝长严下,在外关爱他人,点滴行动,传续了国家电网人的一种好作风,传承了两代军人家庭的一种好家风。市区到大珠山怎么去http://www.uzai.com/gotour/lygl/10125.html,

  

关键词:昆山电大